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窦德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大篆美老陕传习世界——记当代大篆书法家窦德盛

2017-12-12 11:10:33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刘博 
A-A+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国粹一脉,在历史长河的传承中,奇妍纷呈,为推动文化的交流传播以及人类的文明发展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而大篆,作为书法源头的圭标文字,其古朴、苍浑,肃穆、谨严,虬劲、霸势的特有美,更彰显了书法艺术的无尚魅力。在当今书界,老陕窦德盛先生,正是传习大篆书法艺术并引领走向世界的一代宗师。

  一、少怀传习志,不为困苦阻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窦德盛出生在古都咸阳。他的家与咸阳文庙毗邻,文庙自然成了他和小伙伴们玩乐嬉戏的好去处,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他天真快乐的美好记忆,也是他学习开始的启蒙场所,尤其是那些青铜器皿、秦砖汉瓦、碑石雕刻的古怪样子常常吸引着他不由自主地凑上前去看热闹,虽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经工作人员叔叔阿姨的一解说,便强烈地扣动了他好奇的心弦,从此埋下了对传统文化学习探究的种子。此后他一有空就往文庙里钻,缠着工作人员给他讲解那里的陈列。不过,生存是第一位的,作为农民家庭,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上学读书改变命运呢?对于儿子的这个爱好,身为农民的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也痛在心上。急的是怕儿子因此耽误了学习,影响以后的出路;痛的是,孩子的兴趣也是正道,如果今后能作为一技之长,那也许还能有个出息。可是,家里老少一大家子人,负担重,生活实在是艰难,那有余钱支持儿子学习那个呢?买不起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又不忍心看儿子受难唱,机智的父亲便在自家后院平整出一块豁亮宽敞的地方,用槌子夯实在,做成一个土场写字板,又和了一桶黄泥汤做泥墨,捡来老师报废的毛笔,为年幼的窦德盛制备了追逐梦想的基本工具。从此,每当放学回家、饭后上学前,还是一年两次的长假,除了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家务外,窦德盛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练习书法、绘画。

  几年下来,用来和泥汤的黄土都有十多架子车。皇天不负苦心人,就连方圆最有名望的老先生见了他用黄泥汤写的字,勾的画,都连连竖起大拇指,夸他有出息。正因为有这样的童子功底,成为青年后的他提供了参加工作的垫脚石。1978年,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这为自幼有志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窦德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和肥沃土壤,让他可以如鱼得水地系统学习,全面正规地接受专业训练,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谋划自己今后的艺术成长之路。通过反复考量,他暗下决心,要把传统书法形式中的大篆作为突破口。

  于是,他利用在高校学习的所有假期,跑遍了西安周边能去的名胜古迹,还专程到汉中去看了《十二品》,去甘肃敦煌和麦积山观摩古老的石刻壁画,为自己在大篆书法的研习上积蓄力量,把幼年对秦诏版的初始迷摹和后来对石鼓文的神领意揣相结合,走出自己的篆书创作之路。这期间,张锡生、何海霞、张邯、马兰鼎、刘文西、马云、陈忠实等老师和前辈,都被他的执着、勤奋和谦逊所打动,耳提面命地传授他真本领。而他曾经为得到珍贵的古碑和器物铭文拓片,竟骑着借来的破自行车,冒着风雪骑行一百多里到乾陵博物馆,近三百里到宝鸡博物馆,一路上舍不得吃饭馆几毛钱的素面条,向人家要一碗热面汤泡自己带的冷窝头,晚上就借宿在生产队的饲养室,路上自行车坏了自己借工具修。就是这,凭着满是油污的脏脸和浑身的尘土,凭着在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宿舍门口一蹲就是一夜的憨实劲儿,博物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被感动了,终于把那些珍贵的拓片借给他看,在那样的年代给他做复制件。正是有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那些前辈及善良人们的支持,才为窦德盛的大篆书法研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初展惊长安,技湛引伯乐

  真是苦寒砺梅香,风雨禾苗壮。窦德盛大篆梦驰五十年,终得功夫报皇天。在他临近耳顺之年,他的大篆作品在继刘自椟老先生之后,以其雄浑端庄的气度、严谨谐和的结体、深涵道法的张力、慰人魂魄的静穆等鲜明个性,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业界的赞许。在此后各类书画界活动中,他频频曝光,桂冠纷至。2002年,荣膺“汉城国际文化功勋大奖”,2003年,又获得“中国名人书画大赛金奖”。良驹自有千里功,伯乐终会相逢时。这年初,荣宝斋精品画廊经理胡鹏先生,应陕西书协领导之邀来西安巡览书画展,当看到窦德盛先生的大篆书法作品后,由衷地对陪同领导感叹道:“窦先生的大篆书法,深深吸引了我。透过作品可见他不凡的书法功力,以及对大篆独具匠心的理解和诠释”。随即决定“我们荣宝斋,要特别邀请窦先生到北京举办个人书画展!”

  三、振羽荣宝斋,书艺热京华

  秉承“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传统的荣宝斋素以“书画家之家”闻名遐迩,能在这里办书展,可是国内多少书画家梦寐以求的宏愿,不亚于西方歌唱家在金色大厅举办一场演唱会。正因为条件严苛,持论公允,才彰显其规格之高,声誉之隆。而就在2003年12月,基于对中国大篆这种已经鲜有探索书法珍品的探寻,和对窦德盛先生大篆书法的高度认同,由荣宝斋牵头主办“窦德盛个人大篆书法展”应邀在北京举办。窦先生所书大篆,深悟“铁线”“玉箸”之精妙,既“知其法”、“得其能”,又“循其理”,“悟其道”,完成了“学必有法,成则无体”的积淀、扬弃与提升。因此,作品甫一展出,即轰动京城,成为当时书画圈里有口皆碑、街谈巷议的话题,受到中国书法界的高度重视,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所展作品悉数被“抢”,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第一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等部门或机构收藏,京城内外百余家新闻媒体热追不怠、联袂报道。而大篆书法,竟成了当时的京华热词。

  四、奥运担国礼,奇书释文蕴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人文奥运”的特色主题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面向全球发布,看到这个由篆书表现的“京”字时,积五十多年大篆研习之感的窦德盛先生,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敏锐地意识到,被世人遗忘尘封太久的篆书,终于在一枚红色印章里,以欢快的奔跑、以盛情的双臂展现。这不是自己以篆书报效祖国的时刻到来了吗?所以,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沉浸在巨大惊悦中的他一直苦苦思考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北京奥运会,如何体现中国的“人文”?他想,如果能像会徽那样,以中国最古老的大篆书体展示中国历史上文明盛世的杰作佳构,把它作为礼品转赠国际友人,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也有利于体现“人文”内涵和意蕴。于是,他从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撷英咀华,反复玩味。选定内容后焚膏继晷,日夜研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诠释人文奥运的书法创作之中。说来真是机缘巧合!2005年,当时的一位北京朋友来西安,看到窦德盛先生创作的奥运题材书法作品后,眼睛为之闪亮!那雄浑、沉静,圆转、曼妙的风格,一下子惊慑住他的心,这种“篆书的圆转之美,不正切合人文奥运的主题么!”

  于是,由这位朋友牵线联络,把窦先生的创作美意和作品转达到北京奥组委。很快,北京传回消息,奥组委领导对窦先生围绕人文奥运主题的大篆书法作品很是赞赏,更为他以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爱国报国的义举表示敬意。这样,窦德盛先生就成为北京奥组委接受书法捐赠的唯一人,也由此拉开了大篆书法与奥运会联姻的传奇佳话。至2006年,中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特别委托窦德盛先生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以大篆书体创作了四米巨幅对联“美丽中国健康发展,和谐世界互助共荣”,捐赠给北京奥组委。为配奥运会体育图标的发布,窦德盛又应邀进行了专题书法创作,他别出心裁,用大篆笔意书写了一丈二尺巨制的奥运会35个运动项目标识,被北京奥组委永久收藏。这些独具匠心的创意,不仅融合了人体力学、运动力学、生理解剖的科学元素,还将象形与会意、悠古与时新,力与美、刚与柔、艺与道等思想内涵,有机地融为一体,既凸显了篆书标识鲜明的运动特征,又展现出篆书艺术的古奥雄奇之美,形象生动地赋予奥运标识古意盎然、生机灵动的美感,以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成为国际奥运活动中的稀世珍藏。2007年,奥运会举办在即,受国家奥组委的委托,窦德盛精心撰写的以盛唐诗歌为内容的20幅大篆精品,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前赴北京与会的国外政要和贵宾。2008年1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八版,以整版篇幅《大篆文化传承者——窦德盛》为题作了报道。

  2008年4月26日,“迎奥运、篆书美——窦德盛大篆书法展”在北京盛大举行。此次展出的200余副作品都是近几年里窦德盛先生以奥运为题材创作的精品力作。主办方这样评价说,窦先生将大篆书体这种极富中国元素的艺术与奥运巧妙地结合,展示了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美!为北京2008奥运会成功举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反映了作者心系奥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情怀。

  这年,他应邀创作的28幅奥运单项运动标识,通过国家奥组委捐赠给国际奥委会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作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永久纪念。这种书家情怀,使命担当,展示了窦德盛博大的胸襟,广阔的视野和超迈的卓识。对此,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深有感慨地说:“陕西的文化底蕴确实深厚,这次北京奥运会老陕们帮大忙了!你看总导演张艺谋,是陕西人吧;音乐总监赵季平,还是陕西人;这次,你撰写的大篆精品又被我们当成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只有深厚的陕西文化才能培养出这样三位杰出的人才。”奥运三杰,由此名播天下,成为陕西的骄傲与自豪!鉴于窦德盛的突出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中国奥组委主席刘琪联合签名了收藏证书,北京奥委会还为窦德盛颁发了“宣传北京奥运支持北京奥运”金奖和特别贡献奖。

  3年后,2011年8月11日,在“纪念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周年,窦德盛奥运图标特聘拍卖会”上,这幅宽130.5cm、长340.5cm的纸本立轴,以168万的“天价”拍卖成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此乃后话。

  五、东瀛首相请,高僧伏地送近年来,窦德盛先后应邀出访了20多个国家,最让他感触深刻的还是在日本的文化巡览与交流。2009年9月,应中日友好协会、全日书道协会、日本国际书法家协会的邀请,窦德盛携自己的大篆书法出使日本,作学术交流访问。窦先生专门将一副大篆书法“和谐友爱”送给日本时任首相鸠山由纪夫,收到了鸠山由纪夫的亲笔感谢信和接见。为此,日本《中日新报》还特邀窦德盛先生用大篆题写报名。在接待中,日本大阪府知事桥下微激动地说:“能得到窦先生的墨宝和书籍,非常感谢。......听闻窦先生是作为汉字基础的大篆的大师,领略您的书法,我再次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博大以及中国所拥有的巨大能量”。深谙此行活动重要意义的前首相村山富士先生,通过协会特别邀请窦德盛先生到他的家中做客,还摆出传统的家宴热情款待,并对窦先生的大篆书法交流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亲手回赠了《富士山景图》。

  作为日本佛教第一大寺庙,奈良唐招提寺的声望是其他寺院无出其右者,八十五世长老、大德高僧松浦俊海,在与窦先生礼节性接待的最后,竟与他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知心切磋与交流,谈文论道之后,长老深深为窦先生身上那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以及高超的书法造诣所折服,最后长老竟以异乎寻常的最高规格——五体投地之礼与窦先生依依惜别。如此大礼,不可谓不隆也。足见,中国传统文化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显示了窦先生大篆书法在促进睦邻友好交往中的特殊张力和影响力。此行之后,当窦先生再次应邀访问日本时,时任首相菅直人委派内阁官房副长官参议员福山哲郎在首相官邸会见并接受窦德盛先生大篆书法作品——“和谐世界、互助共荣”,表达了对文化使者的敬重。

  六、篆誉扬全球

  2010年,窦德盛以中国“世界和平·环保·蓝色生命之星”代表团成员的身份,与日本、蒙古等七个亚洲成员国代表远赴日内瓦欧洲总部,受到了***副总干事奥尔尼、文化活动主管皮埃尔、国际奥委会国际合作发展部项目伊丽莎白·马修等人员的热情欢迎与款待。作为中国代表团特别选备的珍贵礼品,窦德盛的八尺横轴大篆“珍爱和平 造福人类”,以汉字特有的起承转合、雄浑厚重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誉,并被收藏。

此次欧洲之行,中国代表团还访问了法国。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非常痴迷中国文化,曾经对中国书法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她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她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正是他的这种情有独钟,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法国公众。果然,当窦德盛的国礼作品——八尺大篆书法“博爱仁慈广结善缘”甫一展示,就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轰动效应。巴黎市长克里斯汀感叹道:“这么美的中国字,还是第一次看到。”巡展之后,被作为巴黎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永久收藏。

  七、情怀系国脉,书篆传播爱

  何谓”国脉“也?就好比把一个国家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其向下的根脉是历史,向上的枝脉是未来,挺立在天地间摇曳的枝叶则是这个时代。”传承大篆文化,担当社会责任“,这是成名后的窦德盛先生出于心而见于行的话。即使他被社会冠以”陕西的文化名片“、”陕西书法家走出陕西、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成功范例,他也没有忘记肩上的使命担当。2010年,被称为”世博之父“的蒋一成先生在北京奥组委看到窦先生的巨幅大篆作品时感叹不已,专门邀请窦先生赴上海以大篆作品为上海助威,为中华造势。为此,窦德盛先生专题为世博会创作了丈二匹的中堂及对联,被世博之父蒋一成先生收藏于中国馆。

  2011年,当世园会将在西安举办时,他又为创作捐赠了20副大篆国礼及四米巨幅对联,表达了自己的赤子之心,体现了对三秦父老的深情厚意。不仅是在举国关注的事情上,而且在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害面前,窦先生都第一时间,以书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投身和参与爱心善款的捐赠活动,体现了一个书法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如今,但凡有大型公益活动,都可以看到窦德盛先生挥舞巨笔写大篆,激情满怀献爱心的身影。2017年5月,当中国新丝路年度汉字发布仪式在黄帝陵身旁仓颉庙前举行时,窦德盛先生精神矍铄,挥舞如椽巨笔写下了雄浑龙飞的“融”字,向全世界发布,向普天下昭告,是中华文化更豪迈地走向世界、贡献人类文明、实现伟大复兴的魅力与自信坦露。

  八、书道有独悟,精抒一家言

  常言说,书如其人。那是讲的书道和做人。若论己书和做人,窦德盛先生如是说:大篆是汉字的母体,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书体,最终的形成地在咸阳。我生在咸阳长在咸阳,受到的文化熏陶和兴趣的历练都来自咸阳,加之陕西见证了周秦汉唐这样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四个历史时代,无论从哪个角度,作为一生研习大篆的书者,我都有责任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他言说,书道即人道。具体地说:一者要尊师。说起尊师,窦德盛先生常说,尊师之心是书法创作的灵魂,是书写者本应具备的起码素质之一。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要师古贤,即尊崇古人先贤,效其行、学其品、习其技、悟其道、传其风、承其德、扬其范;二是要师同行,即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代同辈,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只有相互砥砺,相互借鉴,才能异彩纷呈;三是师生活,社会生活既是催生文字和推动文字艺术发展的原始动力,更是文字艺术的终极靶向。正因为如此,窦先生对于大篆书法的传习有着更清醒的认识、更高的自觉、更强的使命感。尤其作为秦人的后裔,他把自己的书法创作作为生命历程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勇毅勤勉地挺胸前行。二者要明理。就是要辨明和驾驭好笔法、墨韵、章格。笔法,主要讲的是笔画的书写。它是书写汉字的基本构件,要想写的好,就要究其源、会其意、知其理、掌其力、习其技;墨韵,主要讲的是内气对墨的推衍驱动所营造的意境。章格,主要讲的是单字的结体和整篇的布局。以上都是书理。三者要载道。主要讲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取法自然,载道其中。也就是要承载和揭示好笔画间的关系,呈现墨色的程度分寸,营造好单体和整体的境界,传递和承载胸中的真情。总之,通联着宇宙自然的法则。

  那如何才能修得正果呢?窦先生深有所悟,他认为,起码要做到这”八备“。即,既要保持童真之态,还须具备豪杰之气,学人之态,史家之眼,哲人之思,文人之慧,书家之能,当然了,如果还能做到寿者之时,那样更好。

  因此,凡是与窦德盛先生交往过的人,大家都有这样一种不约而同的感受,他之所以能达到书法艺术如今的境地,就是因为,他总是把尊师放在第一位,他总是把利人放在心上,他总是把诚事付诸细节,他总是把传承自觉担当,他总是把大爱播撒出去。而对于大篆这种古老汉字书体的艺术传承,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和修养,窦先生有着如此独到的领悟和见地,虽然现在他的名头不少也不小,但字外见品境,名至实不空。

  文:刘博 摄影:刘正良

  作者刘博与窦德盛老师交流书道

  窦德盛艺术简介:

  窦德盛,1949年生于陕西咸阳,共和国同龄人。字秦汉,斋号朝雨轩。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师从著名书画家张锡生、何海霞等。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首席艺术顾问)、中国大篆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有近1000幅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家机关和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英国、瑞士、德国、意大利及东南亚地区的博物收藏。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窦德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