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窦德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窦德盛与石鼓文申遗——石鼓及其石鼓文的价值与影响

2020-05-28 09:09:06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张代弟 
A-A+

  作为国宝,石鼓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书法价值和文学、史料价值,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相传为周宣王时代史籀所创,东汉许慎在撰写《说文解字》时只见到十五篇中的九篇,依原样将二百五十五个单字录入其中。自问世之日起,三千多年来备受尊崇,历代对其文字著录、歌咏、音训、注释及研究考证的专著和论文达数百种之多,从而形成一门关于石鼓的学问。石鼓文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字体与《虢季子白盘》及《秦公簋》等一脉相承,整齐规范,结构严谨;古茂雄秀,冠绝古今。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先河,承前启后,化育文脉,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根源性的影响,被誉为金文之嗣、小篆之祖、“千古篆法之祖”、“方块字之祖”、“书法第一法则”,是划时代的书法艺术作品。

  石鼓文以物质形态保存和呈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文化遗产,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将先秦石鼓文列入“全国九大镇国之宝”。

9WTyVv8ncSBzOBTBIpZSc7Fj30nOsyFZaHDnTFVb.jpg

  石鼓发现在陕西,颠沛流离,弥足珍贵。

  唐初贞观年间,一位牧羊老人在宝鸡陈仓山无意之中发现了十面石鼓及其刻文,后经学者考证,为大篆真迹。唐元和八年,时任凤翔府尹兼国子祭酒的郑余庆看到了韩愈当年的奏章后再次上书,石鼓由石鼓山迁移到雍州(今凤翔县)孔庙中时,一面鼓(作原鼓)在途中丢失。唐末,战乱蜂起,余下的石鼓再次散落民间。

  宋朝仁宗时,在凤翔主政的司马池(司马光的父亲)将找到的九面鼓连同一面赝品进献入宫。北宋皇佑四年,失传238年的作原鼓,被民间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向传师在关中一个屠户家中找到。只是作原鼓的上半部分已被凿成舂米的石臼,边缘部分成了磨刀石,鼓上的七行字也磨损的只剩下四行。至此,十面石鼓终于团圆。

  宋大观二年,酷爱金石书画的宋徽宗将石鼓运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并用黄金把文字镶嵌起来。此时石鼓上面的文字已由最初发现的718字,磨损的只剩下432字。靖康之变爆发,金人掳掠汴京,在把黄金全部抠掉后,将石鼓丢弃于荒郊。元朝初年,大学者虞集无意间在荒草丛中发现石鼓,洗刷干净移至国子监存放。从此,石鼓在北京度过了元明清三个朝代。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石鼓及其文物先后迁往南京、上海,七·七事变之后,又经洛阳、西安、宝鸡、汉中、成都迁往峨眉。抗战胜利后,石鼓又陆续北返迁往故宫。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石鼓被迫迁往台湾。经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人极力保护,安放在故宫至今。

  近年来,故宫多次进行国宝评选,石鼓一直名列榜首。

  石鼓文是现行汉字正式定型的早期系统和源头,尤其需要子子孙孙赓续传承,重视珍惜。

56K1h1gNjoilSQCX2RKrxOgDnn02u89CLPWvG1sC.jpg

  窦德盛潜心研习,将石鼓文化育的大篆推向世界。

  窦德盛,字秦汉、林泉,1949年出生于陕西咸阳,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窦德盛的大篆书写源于六七岁就注目秦诏版,手摩心追;年纪稍长,又钟情于石鼓文,深悟“铁线”“玉箸”之精妙;负笈西安美院,又系统研习书画理论,尤其对大篆用功最勤;继而转益多师,从张鍚生、张邯、何海霞、刘文西、马兰鼎等前辈身上博采众长,获益匪浅。既“知其法”、“得其能”,又“循其理”,“悟其道”,完成了“学必有法,成则无体”的积淀、扬弃与提升。60多年来,临池不辍,精心研习,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任中国大篆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首席艺术家),享有“中国大篆走向世界第一人”的崇高声望。

  2003年12月,窦德盛应邀在荣宝斋举办了首场个人书法展,这也是迄今为止荣宝斋唯一的大篆书法家展。展出的作品悉数被“抢”,分别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收藏。

  2008年,窦德盛借鉴人体力学、运动力学、生理解剖等科学元素,将形与意、古与今、力与美、刚与柔、艺与道有机地融为一体,以大篆笔意为奥运会书写了35个运动项目的篆书图标。既凸显了鲜明的运动特征,又展现出篆书艺术的古奥雄奇,让奥运标识承载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随后,他以大篆书写的唐诗,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由中国政府礼赠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及其与会各国首脑(政要);又应罗格请求,将35枚奥运图标赠予国际奥组委28个专门协会永久珍藏。有鉴于此,与张艺谋、赵季平并称“奥运三杰”,荣获“宣传北京奥运支持北京奥运”特殊贡献奖。

beKbvlEgI62Kb9HPycWSlgLXH7bEj3PYT67opKX7.jpg

  2010年,窦德盛以中国“世界和平·环保·蓝色生命之星”代表团成员的身份,与日本、蒙古等七个亚洲成员国代表远赴日内瓦欧洲总部,受到了***副总干事奥尔尼、文化活动主管皮埃尔、国际奥委会国际合作发展部项目伊丽莎白·马修等人员的热情欢迎与款待。他创作的八尺横轴“珍爱和平 造福人类”,被收藏。大篆书法获此殊荣,尚属首例。

  此后,窦德盛又多次出访欧盟总部及英、日、法、德等十多个国家,作品被巴黎美术馆等国际知名机构作为“镇馆之宝”永久收藏。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经这样评价:“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她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她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日本大阪府知事桥下撤激动地说:“听闻窦先生是作为汉字基础的大篆的大师,领略您的书法,我再次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博大以及中国所拥有的巨大能量。”据悉,中国书法家以大篆书体进行国际文化交流,范围之广,规格之高,窦德盛雄踞榜首。

  对世界而言,汉字就是中国的符号,中国的象征,是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汉字就是最权威的形象代言。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联手权威机构,决定以“融”字体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和“共融、共通、共赢”的精神理念,经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通过严格的举荐、考察、遴选,最终确定由窦德盛在陕西白水仓颉庙前,以6.5米×4.4米的巨幅篆书完成汉字发布,寓意“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44亿人口。窦德盛的事迹,人民日报以整版的篇幅重磅推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书法以及中国网、搜狐、腾讯、今日头条等主流网媒及省市电视台多次连续报道,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广泛影响。

  近年来,窦德盛以刘星、刘牧《石鼓诗文复原译释》为蓝本(北宋欧阳修辑录的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四百六十二字,近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马衡等所见到的拓本仅二三百字),将恢复完整的七百一十八字石鼓文勒石书丹,完工后将捐献给国家历史博物馆和碑林博物馆。以一人之力成此壮举,放眼神州,仅此一人。

cOILeMuPWZOv13E1w3vC18VdGfMfmvSNGsyrtaZV.jpg

  石鼓文(大篆)申遗,有利于提升陕西的国际影响力。

  2020年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三江源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朵儿,秘书长刘克勤在疯狂英语总裁、书法家张翔陪同下,专程来陕考察石鼓文(大篆)申遗相关事宜。来自陕西宣传、文创、传媒界专家、学者代表30多人出席会议,共襄盛举。

Vytq4u6w2IMHvoHypvEo3HC56vZ8N6bK9pW2SozD.jpg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就文字繁衍和文明传承而言,石鼓文(大篆)具有创始性、奠基性、根源性的权威地位;从激活大篆生命力、提升大篆影响力、聚合大篆发展力上来考量,窦德盛作为“中国大篆走向世界第一人”,堪称造诣深、成就高、贡献大的权威示范;从三江源与石鼓文的渊源和价值上来评估,二者之间源流相宗、根脉相成、昌隆相济,具有共生共荣的关联性、文明滥觞的一致性、标志鲜明的民族性。以石鼓文(大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贯彻落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尤其是对黄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影响深远,时不我待。

  三江源是一个在时间上无限绵延、在空间上涵盖深广的时空体系,在孕育中华文明、强健民族繁衍、确保国家安全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考古学、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几乎所有文明,都起源于河流;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就在水边确立;炎黄子孙所崇拜的人格精神,就是由河水奠定。统而观之,三江源位列母亲河之首,以滔滔长河滋润神州大地,肇始华夏文明,厥功至伟;详以察之,石鼓文雄踞古文字之巅,以戛戛独造定型文字范式,功垂汗青;分而论之,三江源以生态立基,安澜固本;石鼓文有“汘也”之“其朔孔庶”、“丞皮淖淵”沿波流韵,文化铸魂。从社稷存亡的角度看,有“河定民安、川竭国亡”的警示;从文明兴衰的脉络看,有文存史永、文亡史绝之昭彰。从流域范围看,三江源之长江、黄河流经大半个中国,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后,出国界就是贯穿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的湄公河,先天具备国际性交流的品质。从影响深度看,石鼓文为秦代统一文字所本,后世推崇的汉隶、楷书都籍此发展而成,其美誉早已无远弗届,穷山距海。最久远的河之源与最古老的文之宗联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理所当然。

inr6btxinAIMu5Qn9kGmwIgHnV9q0NotFgNBNArX.jpg

  质而言之,大篆书体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周秦时代思维模式的精华,充分重视“图像/声音/语言/人类精神/肉体”五大面向的相互紧密联系,全面、综合地处理了观看、聆听、思想、心灵、情感的复杂因素,巧妙地概括了天地万物的“象”和“神”,通过本身的图像、声音以及富有变化潜力的象征性结构,多维度地表现了人的思想、行为和历史等复杂因素的和谐关系。这种早期语言文字的沉淀,为新时期的文化重建及复兴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今天,以石鼓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抢救性保护的最佳途径。因为“对于历史和文化而言,最大的湮灭,不是书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对其文字的解读能力”。贵为文字“祖宗”的石鼓文(大篆)目前已经成为“小众”欣赏的“冷门”孤品,濒临灭绝的边缘。近年来,不断有权威专家发出警示: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内在深处,还存在着第四种危机,即文化危机。文化危机的实质是文化传承的危机。众所周知,文字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大篆是各种书体的母体”。对于陕西而言,大篆起源于周,周之都城丰镐就在西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意志统一文字,就发生在咸阳。以发端于陕西的最古老的书体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贯彻落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在传承、借鉴、创新中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利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体现陕西文化的深沉厚重与博大精深,进而确立陕西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核心地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Egam38ZAGUGlQziQxG6x0cm7EJvbY1xiJX29kwC.jpg

  据悉,为了推动石鼓文(大篆)申遗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大篆文化研究院正协同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陕西省融媒体科学传播联盟及《市场观察》杂志社等单位,准备联合拍摄4集纪录片《中国石鼓文》、《大篆名家窦德盛》,排演秦腔古装剧《石鼓风云》、创作长篇报告文学《窦德盛》、陕西快书《窦德盛情系石鼓文》、拟开辟电视专栏《谈鼓论篆》。咸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咸阳大篆文化研究院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群策群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作者王遂社 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西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张代弟 青年作家。)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窦德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