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窦德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补石--“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复原记

2022-06-30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b7bf85cc51e6eecadc24e76962fd046c.jpg

中华第一古物

  再往前走就是黄河了,窦德盛原本平静的心突然激荡起来。车停下来,窦德盛默默地站在岸边,凝视着脚下滚滚的黄河。一河分秦晋,这几年他不知道从河上跨越了多少次。无数个夜里,一合上眼,黄河之水就奔涌而出,幻化成一个个字符在他的脑海中跳啊跳啊。

  那是他魂牵梦绕的字,他千思万摹,追古溯源。那是他殚精竭虑的石,寻迹万水千山,如痴如醉。“逝者如斯,逝者如斯……”站在大河之滨,他一遍一遍地念叨着,眼泪就禁不住随风而下。年逾古稀的他终于顿悟了--补石,竟然是他一生的使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2f15737a8b4334b7f755838b44c767cb.jpg

  “6块钱、5斤粮票!”一双刀锋般的眼神,透过眼镜的裂缝,直勾勾地盯着面前浑身打满补丁的小男孩。

  小男孩上齿紧紧咬着下唇,脸已经冻得青紫。

  四目相对,小男孩低下了头。

  一分钟、两分钟……当“刀锋眼”转身的时刻,小男孩终于从破旧的棉衣里面掏出橡皮筋捆绑的一卷钱票。“刀锋眼”给皲裂的手指上吐了一口唾沫,一张一张搓了起来。

  “这次凑够了。”“刀锋眼”从门背后抽出一个纸卷,塞给小男孩。小男孩兴奋地接过来,紧紧揣在棉袄里面,迅速地扶起地上的自行车,朝村口驶去。

  寒风嗖嗖地从耳边掠过,小男孩拼命地蹬着自行车,完全没有注意到黑黢黢的咸阳原上,只有他一个身影在移动着。

  “嗵!”小男孩连人带车滚下了坡。

  北京,故宫博物院,宝物云集。故宫的珍宝馆专门为一套文物开设了一个展馆,展示的就是被誉为镇国之宝的“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石鼓上有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所用的大篆上承金文、下启小篆。大篆规范了汉字的线条,字形结构趋向整齐,使汉字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而石鼓正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实物凭证。

  唐朝贞观年间,一位牧羊人在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鼓型的石头,上面刻有文字。朝廷派官员前往勘察,然而石头上没有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石上文字残泐隐晦,写法古奥难识。当时的吏部侍郎苏勖看到后说:“世间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关中。”

  所写为何?所作何时?所制何用?众说纷纭,无人知晓。神秘的石鼓“天书”吸引了众多名士赏鉴咏叹。杜甫有“陈仓石鼓久已讹,大小两篆生八分”;韦应物有“石如鼓形数止十……忽闻满卷不可识”;韩愈有“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张怀瓘从书法角度评价石刻:“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从那时起,这十面巨石有了自己的名称--石鼓,上面的文字被称为石鼓文。石鼓在唐肃宗时被存放于凤翔孔庙,石鼓文以拓片的形式开始流传。

  随着唐王朝的衰落,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石鼓不知所终。

  从坡上滚下的小男孩就是窦德盛。

  那晚,他醒来后,赶紧摸了摸棉袄,纸卷还在,他欣慰地笑了。自行车头歪了,链条断了,他爬上坡,看见老远的地方有一点灯光,仿佛是他的希望。

  村里饲养室的大爷收留窦德盛住了一晚,还给了他一个馍。虽然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牛粪味道,窦德盛紧紧抱着纸卷睡得很香。

  咸阳渭水穿南,嵕山亘北,汉唐帝陵绵延相连。窦德盛就出生在咸阳文庙隔壁,文庙长年摆放着刻有中国早期铭文的青铜器和秦始皇发布改革文字命令的秦诏版。历史沉淀、耳濡目染加上家学渊源,窦德盛很小就对这些书作痴迷成瘾。家里穷,他就用树枝蘸着泥水在地上不停地划来画去,不断进行临摹和研习。

  一天,他听说原上一户人家有西周散氏盘的拓片。他跑了好多次,攒了好长时间,才凑够了兑换的钱票,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拓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d755530c9455177b8a5366f31478187a.jpg

《作原》鼓诗文

  “霍!霍!霍……”一阵阵的磨刀声,吵醒了金石学家向传师的睡梦。

  这是北宋皇祐四年的一个清晨。

  向传师推门而出,循声张望,原来是客栈隔壁的屠户。正待发作,向传师突然被屠户的磨刀石怔住了。那是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他趴下身子,揉了揉惺忪的眼,贴近脸。当他的手从这些文字上摸索过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找到了,找到了!”他死死地抱住了磨刀石。

  这块被当作磨刀石的正是石鼓之一的《作原》鼓,它的顶部已经被削去,中间也被刳成了米臼。那时,担任凤翔知府的司马池(司马光的父亲)已经找回了九鼓,唯有《作原》鼓,杳无音信。

  十面石鼓重新团聚的时候,已经过去了150多年。石鼓残损更加严重了,石面的文字也仅剩460余字。诗人梅尧臣记述道:“九鼓缺剥文失行……亡鼓作臼刳中央……聚完辩舛经星霜,四百六十飞凤凰。”

  石鼓再次面世,恰如唐时盛况,又引发了一连串的文化效应,欧阳修、苏轼、苏辙、张耒等纷纷记之赞之。但面对谜一般的石鼓,只有“昌黎作歌恨才薄,坡老来观惜时异”的慨叹。

  2008年,北京奥运会。35个用大篆书写的体育图标惊艳了世界。图之象形,标之会意,融之古今,赋之人文,灵动曼妙、形神兼备,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de9661c7f84956a64c11eea51133cf7a.jpg

窦德盛创作的北京奥运会大篆体育图标

  这一精美艺术品的创作者正是窦德盛。体育图标是形象元素,需要以准确的运动造型表现体育项目。时年已近六旬的窦德盛用他数十年的大篆功力,不仅融合了人体学、运动力学、生理解剖等元素,还将形与意、古与今、力与美、刚与柔、艺与道融为一体,让世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吸引了国人重新走近大篆这种古老的文字。

  自承担奥运会图标创作任务,窦德盛便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撷英咀华,揣摩品味。确定架构后焚膏继晷,反复研习。35个跃动的篆书体育图标既凸显了篆书标识鲜明的运动特征,又展现出篆书艺术的古奥雄奇,形象生动地赋予奥运标识古意盎然的美感。这些大篆体育图标被国际奥委会各国际单项委员会永久收藏。

  时任北京奥委会执行副主席蒋孝愚称赞,陕西的文化底蕴深厚,张艺谋的开幕式、赵季平的音乐、窦德盛的书法,这是本届奥运会的“陕西三杰”!

  是的,这就是曾经蘸着黄泥巴满地涂抹的“书痴”窦德盛,这就是四处追寻历史遗存推敲揣摩的窦德盛,这就是拜寻名师孜孜不倦的窦德盛。从咸阳老家到西安美院深造,从只身赴京到奥运扬名。从流连忘返于青铜器、石雕、碑刻,到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纪念堂等广泛收藏。之后,窦德盛应联合国总部邀请,参加联合国65周年庆典,让中国大篆走进联合国总部。

  书法艺术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化蛹成蝶,凝聚着窦德盛50多年的青灯孤影。原北京荣宝斋经理胡鹏这样点评窦德盛的大篆:“尺宣--巧秀雅韵,如花临壁;丈宣--沉雄大气,扑面而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50160b80543c3df9e2ee91efad5fcf1d.jpg

  惟斯文为至宝,实终古之罕偶。当大名鼎鼎的石鼓遇上文艺皇帝宋徽宗,命运就再一次发生了变迁。

  大观二年,宋徽宗御敕将石鼓迁置汴京。为绝锤拓,防止石鼓再受损害,宋徽宗下令用金填平石鼓文字。靖康之难,金兵在汴京劫掠,看到石鼓有金,将石鼓运走。因石鼓沉重,运输不便,金兵剔金后将石鼓弃之荒野,石鼓再一次失落民间。

  元朝寻回了十面石鼓。元成宗大德年间,石鼓被视为三代重器,列在国子监内,左右各五枚,石上文字仅存386字。明清两代,在文人领袖,特别是康熙、乾隆二帝的推崇下,《石鼓歌》《石鼓诗》络绎不绝。以石鼓为主题的诗歌创作绵延1300多年,成为文坛奇葩。清朝出现了一批石鼓文学者以及邓石如、吴昌硕等石鼓雕刻家、书法家。抗战期间,石鼓随大批国宝南迁。新中国成立后,石鼓被珍藏于故宫。

  经过1000多年的史海钩沉,石鼓身世的谜团逐渐被揭开。自欧阳修首次质疑韦应物、韩愈提出的石鼓产生于西周,宋朝郑樵也在《石鼓音序》中明确称“石鼓为秦物”。近代以来,罗振玉、马叙伦、郭沫若等论述证明--石鼓属“秦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f06cbf7c17a241872e5a107055fb91e3.jpg

窦德盛创作巨幅书法--“”运“”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来,非寻田问舍,还有一个未竟的梦。2018年,窦德盛回到了故乡陕西。他说:“大篆是汉字的母体,形成在咸阳。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讲,一生研习大篆,我就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通过北京奥运会,窦德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大篆,大篆俨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符号。作为中国大篆文化研究院院长,窦德盛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痛点。康有为称石鼓为“中华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根据研究,十面石鼓原文718字,目前原鼓仅存200余字,《马荐》鼓被剥蚀得文字寥寥。每每看到残缺的石鼓,窦德盛总是有一种冲动--复原石鼓,这既是解析石鼓的必经之路,也是重现大篆魅力,庚续文化血脉的壮举。

  存世最早的北宋拓石鼓文有400余字,是存留字数较多的,在日本被私人收藏。1933年,郭沫若正是从日本寻回了北宋石鼓文拓本的照片,为其著作《石鼓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使命艰巨,但工程丰伟。利用自己的影响,窦德盛遍访国内外,每到一地,探寻石鼓文的蛛丝马迹成为他的主要任务。他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站稳脚跟的基石。

  书者,心画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e10c3f148c3d2df5766ff926ef05538f.jpg

  2011年,一本书的出版轰动了中国学术界。由刘星、刘牧父子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石鼓诗文复原译释》面世。作为贵州大学的一名老师,刘星20多年致力于石鼓文的研究,刘星说:“石鼓多有缺泐残损之处,其蕴含之文化价值亦多隐而不彰。本书以宋拓本为底本,取晚出诸本及《诗三百》,参互考证,力求恢复石鼓文原貌;复以传世文献所载之秦人史事与之相印证,创立新解。”

  知音难觅,佳音偶得。窦德盛激动地第一时间联系父子俩,多次交流石鼓研习的心得。特别针对石鼓诗歌是对秦人发展进程中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多个秦人先祖的重大历史事迹的记载和歌颂,窦德盛与刘星父子形成了共识。

  利用王国维“纸上材料”与“地下新材料”相印证二重证据法,刘星、刘牧创造性地补齐了十面石鼓上的文字,为石鼓进行了排序,让石鼓诗文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马荐》《汧殹》《霝雨》《虞人》《作原》《銮车》《田车》《而师》《吾车》《吾水》,十面鼓皆有四言诗一首,记述从非子复续嬴氏祀开始,襄公始国,文公伐戎,百里奚佐穆公称霸西戎,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孝公致伯,惠文王取陕,武王创官僚制度,昭襄王定蜀,秦始皇统一天下,构成了一组记录秦人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壮丽史诗。

  “……

  左骖番番

  右骖騝騝

  吾以躋于原

  吾戎止陕

  宮車其寫

  秀弓待射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772c1265805c597058332b2dac7185a7.jpg

  “往上,再往上!”窦德盛向身后气喘吁吁的助手挥了挥手。已经进山很深了,一片片乌云正在山顶聚集,阴沉沉地扣在他们头上。“嘎啦!”一声响雷惊醒了正在低头搜寻的窦德盛一行。盛夏的山雨倾盆而下,身边的河沟瞬间就涨了起来。几个人赶紧远离河岸,躲到一块大石头下面。

  大石上被暴雨冲刷下的泥汤不停溅在窦德盛身上,已经被淋透的窦德盛抹了一把脸,无意中看到头顶的巨石在暴雨中露出了原本的青灰色。他搬来一块石头,垫在脚下,伸出手,向上摸去。

  “花岗岩,花岗岩!”他大声地呼喊着。所有人都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是的,这正是他们要找寻的石材。

  泪水混着雨水不停地往下淌。“流吧!流吧!”窦德盛默默地念叨着,“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这里是山西大同。这里除了具备品相与石鼓类似的石材,还是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所在地,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

  吾水既净,吾道既平。吾车既工,吾马既同。窦德盛知道,补齐石鼓诗文仅仅是开始,要让更多的人直观地感受石鼓的魅力,那就要复原石鼓。复原,才能更好地解古。这,需要石材和书法的支撑。

  石鼓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十面大小不一。作为迄今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较之金文,石鼓文是刻于石材上,具有明显的动感。复原石鼓首先是要找到和原鼓匹配的石材。

  暴雨初歇,窦德盛一行人标记好石头的位置,沿路处处志之。几年的石材探寻路,天南地北,跋山涉水,他们终于找到了桃花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e00d56ab84852422ab624587525a99c1.jpg

  一边寻找石材,窦德盛一边开始了石鼓文的创作。如何保持补字和存字风格的一致性,考验着一个书法家的眼力、笔力、功力。

  结字,将被剥蚀的残字修补完整,与原石的存字严丝合缝,使之浑然天成,既绘其形,更要神韵相通,毫无违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窦德盛寻根溯源,认真研究前人遗迹,细细揣摩甲骨、青铜器、碑石、竹简上的文字,查探每一个字的要义。

  这项工程严谨也需要执著。要完整复原十面石鼓,达到诗文、书法与石刻完美融合,窦德盛精研籀篆,呕心镂骨,用填描法生动细腻地修补石鼓拓本上残泐不全的数百余字,一张张精心修补的石鼓文字面世了。十幅石鼓文书法定稿的时候,窦德盛的右手大拇指一度失去了知觉。

  大同的一场暴雨让窦德盛寻到了匹配的石材,开采、切割、刨皮、比对……要在同类石头中发现相似的材料,窦德盛“锱铢必较”。2020年至2022年,两年多的时间,窦德盛频繁地穿梭在秦晋之间,每一次跨越黄河,他总有一种使命感,奔涌的大河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今人的鞭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6e49f6568120ca7e965c20eedcb6374c.jpg

窦德盛 书写石鼓

十一

  听说陕西来了一个倔老头要复原石鼓,这吸引了当地很多人的好奇。杨迪颖,是一位在山西从事服装与收藏的企业家。经过多次默默观察,他被窦德盛的精神所感召,义无反顾地加入石鼓复原的队伍,至今已经三年多了。他说:“一些书法家为名为利,而窦德盛想的是他能为中国文化做些什么。”

  据承担石鼓复原工程的大同恒美景观艺术中心董事长韩晨光介绍,经窦德盛挑过的石头不下3万吨。在窦德盛眼中,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各具品相。哪一块是他心目中的《汧殹》?哪一块是他需要补齐的《马荐》?哪一块又能与截半的《作原》相吻合?形、重、高、质,精心挑选打磨的石材中,几百块才能找到一块与原鼓最为匹配。为了保证神韵,窦德盛带着韩晨光一次次走进故宫,对实物观摩、分析、研究,确定镌刻的方案。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石匠把一个个字刻进石头的时候,窦德盛像注视着自己孩子的诞生,提醒着入石的深度、刻刀的角度、笔画的粗细。一面石刻完,他会把石刻拓片逐字比对,力求完美。

  石鼓专家刘牧说,复原石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事件,窦德盛不仅重塑了石鼓的辉煌,而且证明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可能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408b2611a0313c3026d0535def0e38ff.jpg

复原石鼓

十二

  黄河边,一只飞鸟掠过凝固的水面,打断了窦德盛的思绪。他面对黄河深深地一拜。

  “过河!”他向司机招了招手。

  6月26日,十面石鼓复原成功。

  文章转自今日头条:东篱掌门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窦德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