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篆名家窦德盛老师解读大篆。简单的说,所谓大篆就是秦代以前古文字的总称。从文字上讲,它就是汉字的源头,从书法史上看,它是诸种书体的母体。秦代把先秦及七国文字统一为小篆,由小篆而隶变后,楷、行、草并起,这就是中国书法演变的大致过程。
既然谈到大篆是汉字的“源头”、“母体”,就不能不说说古文字的形成及演变。仓颉造字实际是一种传说,汉字也不像古训学家说得那么神秘,实质上,每个汉字都是源于上古先民的共性经验和生活实践,尤其是初始阶段的汉字,几乎就是一种事物的摹写和一种生活场景的缩影,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象形文字的本质,就是让处在同一生活圈内的人群都能解读。甲骨文的许多象形文字完全反映了古代先民的实际生活。上古先民造字的动力,源于自己与祖先和神灵对话交流的需要。在祈神拜祖之后,要把神灵和祖先的旨意记录下来,再把与祖先和神灵的对话昭示给大家,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人都能读懂,这就必须找生活中最生动、最容易识别的形象摹刻下来。就拿祖先的“祖”字来说,甲骨文的祖字,原本写作“且”,且字实际就是男性生殖器挺立的形象描绘。
就拿“父”字说吧,甲骨文的父字,左边是一只手,右边的一条竖线乃是男性生殖器的简省图形。手持生殖器,这是我们祖先用生殖器功能来强调父亲的内涵。在不知生殖器避讳的上古先民看来,乃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表述。
要写好篆字就得认识篆字,要记得更牢,最好的方法就是知道古代先民造字的本意,有的字意和现在的字意有了较大的变化,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写就自如了。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