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窦德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窦德盛——中国大篆文化传承者

2011-08-25 15:41: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
A-A+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通于群籍,始变古文,别创新体。陕西是周代和秦朝的发祥、兴盛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那时涌现的大篆书体,则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瑰宝,这便为传承大篆文化的大篆名家——窦德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之源。

  窦德盛书法“四体”皆宜,尤以大篆享誉书坛。他认为:“大篆是我们祖先用书写表达思想的最初形式,是我们祖先朴实又自在的艺术创造,其象形、会意等创造形式,其"铁线"、"玉著"形成的效果,不但具有笔画构造美也具有图画美,其书品呈现出一种原始自然而又古意盎然、别具创意的美,给人以任何书体都无可企及的身心愉悦。”也许,正因如此,才使窦德盛迷上了大篆书法,成为大篆文化的挖掘和传递者。

  由于篆书多为契刻于金石上的文字,“玉著”、“铁线”重而拙,又经岁月剥蚀,其特有的篆籀、金石气很难以笔墨在宣纸上再现。人们在临摹书写中往往会专于模仿而流于刻板,又因文化在不断积累与发展,以今人之胸臆写古人之书体,应该创造性地赋予更高的审美价值,即如古代书论家张怀瓘所说:“学必有法,成则无体。”不但要“知其法”,还要“得其能”。窦德盛表示,书法家在继承中国传统书体的同时,需要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质。

  窦德盛说,根据考证,大篆是秦代以前古文字的总称。从文字上讲,它就是汉字的源头,从书法史上看,它是诸种书体的母体。秦代把先秦及七国文字统一为小篆,由小篆隶变后,楷、行、草并起,这就是中国书法演变的大致过程。他说,大篆是汉字的“源头”,“母体”。过去讲,仓颉造字实际上是一种传说,汉字也不像古训学家说的那么神秘。实质上,每个汉字都是源于上古先民的共性经验和生活实践,尤其是初始阶段的汉字几乎就是一种事物的摹写和一种生活场景的缩影,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写好篆字就得认识篆字,要记得更牢,最好的方法就是知道古代先民造字的本意,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写起来就自如了。

  窦德盛认为,大篆是流传几千年的文字,今人书写这种古老的书体,应该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因为无论从书写者和观赏者来说,其综合修养与文明程度与古人已大不同,用笔墨在宣纸上书写古人用铁器在金石上书写的文字,其细微的区别还是有的。不能机械临摹,也不能刻意为之,而要在书写过程中随意地显现自己的个性。这与书者的综合修养有很大关系,要提高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是书者要不断加深自己的学养,遍临各种法帖,杂取百家之长,饱读经史子集,还要修炼个人品性,这样才能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窦德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